这位小小讲解员 给香港警长刘泽基讲华侨史


近日,一则香港光头警长刘sir刘泽基到江门市博物馆(江门五邑华人华侨博物馆)参观的新闻引发关注。南都记者通过采访得知,刘sir到江门本来没有这一行程安排,是江门博物馆(江门五邑华人华侨博物馆)的小小讲解员李佩珊主动邀请后,刘sir才欣然前往,全程担任讲解员的也是李佩珊。小小讲解员李佩珊是谁?是出于什么原因邀请刘sir参观博物馆,她身上有着怎样的成长经历?日前,李佩珊和她妈妈接受南都记者采访,讲述背后的故事,原来9岁时,她已代表广东省参加全国比赛,与“网红”河森堡同台竞技。
主动邀请刘sir参观江门博物馆
11月17日,香港光头警长刘sir刘泽基到江门出席一个少儿活动,李佩珊恰好也参与了该活动。“在现场,我听到刘sir想了解内地的人文历史,然后想到江门有这么好的华侨历史文化,于是跟现场的老师提议,邀请他去参观江门市博物馆。”李佩珊说,在跟刘sir说明之后,他很高兴地接受了邀请。
李佩珊说,当时刘sir是一家人来江门,在江门博物馆(江门五邑华人华侨博物馆)参观了一个小时,全程都听得非常认真,而且不时提问。“我会普通话、英文和粤语讲解,刘sir主动提出要求我用普通话讲解。”李佩珊说,刘sir想要小孩学习普通话,了解内地的历史文化。
曾代表广东省参加全国比赛
李佩珊,这位江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,之所以会邀请刘sir去参观江门博物馆,这跟她的另一个身份有关,她是江门市博物馆的一名中英文双语小小讲解员,说起江门华侨历史文化如数家珍,而且曾在广东省和全国的博物馆讲解员比赛中取得过优异的成绩。
2016年,李佩珊加入江门市博物馆的志愿者大家庭,成为一名中英文双语小导赏。2017年,参加广东省博物馆讲解员培训班暨讲解比赛,并以黑马之姿态过五关、斩六将赢得广东省学生组冠军。然后代表广东省参加“中国故事——全国博物馆优秀讲解案例展示推介活动”,与国家博物馆“网红”讲解员河森堡等119名选手同台竞技,最终获得“学生组优秀讲解员”的佳绩。
河森堡何许人也?其本名袁硕,河森堡是他为自己起的网名,以此致敬自己的偶像大物理学家海森堡。2011年,他大学毕业后,以丰富的知识储备成功应聘为国家博物馆讲解员至今,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,他摒弃所有压力,专心致志做好积累和修炼。他自创的故事化讲解模式以及让人耳目一新的课程,让枯燥的讲解知识变得活灵活现、引人入胜。在互联网时代,他从默默无闻的博物馆讲解员变成拥有300多万微博粉丝的科普大v、知识网红。
从讲解中体验生活 学习历史
说到为什么会想到去江门市博物馆做讲解员,李佩珊的回答是喜欢语言艺术,在幼儿园就是广播员,上小学后,经常主持校内外的活动。2016年,江门市博物馆与江华小学开展合作,有了培养中英双语小导赏的机会,李
这位小小讲解员 给香港警长刘泽基讲华侨史插图
佩珊毫不犹豫地报名。
“报名之后,有一份中英文讲解稿,通过老师测试筛选之后,才能进入名单。”李佩珊回忆起当时被选上的情景,依然很兴奋。但是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讲解员,被选上,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。
在接下来的一两个月里,李佩珊一边接受博物馆指导老师的辅导,一边不断熟悉讲解词,每到周末,就和妈妈一起到博物馆进行模拟讲解,不断努力练习,慢慢成长。到今年11月,李佩珊讲解服务时间已经超过150个小时。
李佩珊说,做讲解员会接触到各种观众,他们有着不同的职业、不同的文化背景、不同的兴趣爱好,针对不同的观众,对讲解内容、方式、方法也会有一定的调整,这种体验是课堂上学不到的。
从李佩珊做小小讲解员开始,江门市博物馆宣教文创部主任蔡晓敏就是她的指导老师,蔡晓敏告诉南都记者,“小小讲解员”培训是目前中国博物馆界比较流行的一项社会教育活动,“成为小小中英导赏员,让孩子们经历讲解员的职业体验,学习历史文化知识,提高语言表达能力,弘扬江门五邑华侨华人爱国爱乡、艰苦拼搏的优良传统。”
做事认真有毅力
李佩珊平时在江门市博物馆的讲解词有1万多字,她都已经背下来,能够熟练讲解。而且为了让讲解更生动更形象,李佩珊主动去学习历史知识,去实地参观学习。
2017年,李佩珊代表广东省去北京参赛时,讲述的主题是江门开平南楼的抗日故事,为了更加深刻理解解说主题,她和妈妈特意去开平南楼,感受南楼七壮士宁死不屈、为国捐躯的高尚情操。在参观完开平南楼后,还有感而发做了手抄报,可以说做足了准备。
北京比赛期间,因为水土不服,比赛前一晚发烧至38.5度,出现呕吐,作为指导老师的蔡晓敏,见此情形,有了劝说她放弃比赛的念头,但是李佩珊没有放弃,坚持参加比赛。
主持节目、到博物馆讲解,当问到第一次登台时会不会紧张,李佩珊的回答是,紧张是会有的,原因是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,心里没有把握,所以做一件事情,必须全力以赴,做好十足的准备,就不会觉得紧张。
“有一次接到一个任务,要用英文向外地游客讲解博物馆,那时候,不是很熟练,
这位小小讲解员 给香港警长刘泽基讲华侨史插图(1)
于是我对着镜子不断练习。”李佩珊还记得刚好那天晚上又停电,最后还是妈妈开着手机照明,进行练习。“要做就做最好,要做就全力以赴。”这是李佩珊的信条。
兴趣是最好的老师
在上六年级之前,李佩珊是江华小学少先队大队长,也是学校大小活动的主持人,而且经常在校外主持活动,到博物馆讲解,同时学习多门课外艺术特长课,但是她的成绩并没有落下,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。
5岁开始,李佩珊学习中国舞,练习钢琴、乒乓球、游泳和唱歌等等,现在中国舞已经达到八级,钢琴七级,多才多艺的背后是排得满满的课程,是辛苦的付出。
上这么多的课外补习课程,在很多人看来很累,而且容易影响学习。对此,李佩珊说,并不是父母要求自己去学习,就是自己喜欢,报的这些课程都是自己的兴趣爱好,学习起来不觉得累,反而有收获满满的感觉。
要上不少艺术特长课,李佩珊不觉得累的另一个原因是,她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,那就是进入央视当主持人。“进入央视当主持人,是登上更大的舞台,可以让更多的人认识我,也可以让我增长见识。”李佩珊说。
李佩珊小档案
职业:江华小学六年级学生、江门市博物馆(江门五邑华人华侨博物馆)小讲解员
年龄:11岁
身高:160cm
特长爱好:播音主持、中国舞(八级)、钢琴(七级)、乒乓球
理想:进入中央电视台当主持人
所获荣誉:2017年,参加广东省博物馆讲解员培训班暨讲解比赛,赢得广东省学生组冠军,代表广东省参加“中国故事——全国博物馆优秀讲解案例展示推介活动”,荣获“学生组优秀讲解员”;获得“2018年度南粤红领巾主播”称号;荣获2018-2019年度“广东省优秀少先队员”。
李佩珊妈妈的育儿观
最重要的是陪伴
对于李佩珊的成长,李佩珊妈妈何女士说,小孩子最重要的是陪伴,尤其3岁以前,父母要陪在孩子身边,亲自照顾,与小孩建立更加亲密的关系,教育起来会更容易一些。至于兴趣班,尊重小孩的意愿,平时当小孩遇到挫折时,想要放弃时,多鼓励她,让她坚持下去。
“我首先教育她要拥有良好的品质,如孝顺,善良,正直诚实。其次是培养她的兴趣,多鼓励多创造锻炼的机会。再次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,勤奋自觉,戒骄戒躁。还要积极锻炼身体,磨练意志。”
采写:南都记者 严亮 图片:受访者供图

为您推荐


Warning: mkdir(): Permission denied in /www/wwwroot/www.dgguorui.cn/wp-content/plugins/super-static-cache/super-static-cache.php on line 113

Warning: file_put_contents(/www/wwwroot/www.dgguorui.cn/super-static-cache/196385/index.html): failed to open stream: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/www/wwwroot/www.dgguorui.cn/wp-content/plugins/super-static-cache/super-static-cache.php on line 388